摘要详情

221 / 2021-06-16 18:42:19
四川盆地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埋藏-抬升过程的压力演化
页岩气;五峰—龙马溪组;压力演化;生烃膨胀;抬升泄压
页岩油气理论与技术
全文录用
唐令 /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
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区普遍发育超压,而贫气区普遍存在常压。针对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埋藏和抬升过程中压力演化过程不清的科学问题,本文通过建立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生烃增压模型,推导出生烃膨胀增压计算公式,数值模拟埋藏过程中干酪根生油增压和原油裂解生气增压;结合甲烷包裹体岩相学和激光拉曼技术恢复了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捕获压力,模拟计算了构造抬升过程中因温度下降、孔隙回弹和页岩气散失分别引起地层压力的下降幅度,建立了盆内、盆缘和盆外地区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埋藏—抬升中的超压演化全过程。研究结果表明:五峰—龙马溪组超压成因为生烃膨胀增压。在生烃增压模型中,以有机碳含量对生烃增压强度影响最小,原始氢指数次之,残留系数影响最大。焦石坝地区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在热演化过程中干酪根生油可使压力系数增至1.73,原油裂解生气可使压力系数增至2.78,原油裂解生气增压的贡献远大于生油增压的贡献。川南地区五峰—龙马溪组页岩捕获压力为90.3~115.5MPa和159.3~197MPa。焦石坝地区构造抬升过程中因温度下降、孔隙回弹和页岩气散失分别引起地层压力下降44.16MPa、40.28MPa和36.5MPa。盆内和盆缘地区构造抬升较晚,抬升幅度小,现今埋藏较深,裂缝与流体活动产生的泄压作用有限,保存条件较好,压力较高;盆外地区抬升较早,抬升幅度大,大量破坏性的断裂和裂缝对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,总体处于常压。研究超压形成演化有助于完善页岩气差异富集成藏理论,进一步指导四川盆地复杂构造背景下页岩气评价选区。

 

联系方式

黄传炎:027-67848580、18986126027
刘一茗:18802785683
侯建湘:13995577053
E-mail :  petrolab@cug.edu.cn
通讯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

邮编:430074

 

论文提交、缴费以及会议服务:

孙佳妮,15201086188,scarlett@aconf.org

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缴费 提交论文